来源:环球时报
日本《日经亚洲评论》11月7日文章,原题:人工智能正在放大东南亚新数字公民面临的风险 摩的司机通过叫车软件载客;夜市摊贩在网上出售手工艺品;家庭经营的面馆接受外卖订单,配送至城市各个角落。平台经济的兴起以及数字化的推进,正在帮助东南亚新兴市场跨越式地迈向现代化。截至2022年,东盟的互联网人口达到4.6亿,在过去3年新增了1亿用户。其中3.7亿人会在网上购物。以前没有银行账号的群体现在正在接受金融技术,以获得金融服务以及一系列相关网络产品。市场分析公司欧睿咨询估计,到2025年,东南亚的数字钱包流量可能高达1380亿美元。这对普惠金融来说是个好消息,特别是在东南亚,那里近一半的成年人没有银行账户或得不到充分的金融服务。
这种跨越式发展令人兴奋,但在技术发展的复杂时期,人工智能尤其是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兴起,已经加剧东南亚新上网人群受到的欺诈威胁。随着犯罪分子开始使用人工智能,金融系统组织也必须部署相关技术进行防范。
资料图(IC Photo)
通过人工智能升级的攻击大多是那些以前需要人工输入才能触发的攻击。比如,一种常见的手段是“鱼叉式网络钓鱼”,即向受害者发送看似真实的电子邮件,其中包含链接,如果点击这些链接,就会触发恶意软件。如今,生成式人工智能帮助欺诈者消除了一些技术漏洞,同时也扩大了他们的攻击规模。这类骗局对东南亚社会弱势群体的影响尤为严重。网络安全公司Darktrace的数据显示,由于生成式人工智能助长了欺诈行为,今年前两个月,电子邮件攻击数量同比增长135%。
网络犯罪在东南亚已经是一个紧迫的问题。根据IBM的数据,截至2022年,该地区网络欺诈案件在全球所有案件中占31%。弗雷斯特研究公司去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东南亚市场3/4的企业决策者表示,过去一年受到了网络欺诈的影响。
随着东南亚数字经济参与者数量的激增,犯罪分子可以利用的切入点也越来越多。可能针对一个消费者,可能针对一个小创业公司的实习生,还可能针对街角商店的销售系统。虽然对这些小实体发起的攻击不太可能立即对整个网络系统产生深远影响,但对于生计会受到严重影响的东南亚购物者或小企业来说,这种攻击将使他们及其周围的人不愿再使用数字服务。对于希望推动更大包容性和数字信任的东南亚数字经济体来说,这不是好兆头。
我们已经看到政府与私营部门在数字安全方面展开合作。例如,在东盟-新加坡卓越网络安全中心,新加坡网络安全局与其他成员国一道,就网络问题聘请专家。一些金融科技公司正在开发利用人工智能打击欺诈的创新方法,并与网络安全机构展开合作。技术的普及化也将使更多实体提高网络安全方面的意识,以维持东南亚人民对数字经济的乐观情绪,从而使数字化带来的好处在这里持续发展下去。(作者萨夫达·汗,任重译)
标题:日本《日经亚洲评论》:人工智能助长东南亚网络欺诈
地址:http://www.hmhjcl.com/anmoyi/407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