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中央电视台公布了2024年“春晚”的主题——“龙行龘龘,欣欣家国”。这里的“龘”是一个非常罕见的汉字,读dá,意思是龙在天上腾飞的样子。

那么,你知道“龘”的由来吗?它因何被遗忘,又为何重新被人们熟知?你知道还有哪些和“龘”具有相似结构的汉字?这些生僻汉字的背后又蕴含着怎样的文字发展史?

从“龙”到“龘”

在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就有两个“龙”拼合在一起的“龖”字。中国古代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把它解释成“飞龙也”。《说文解字》是东汉时期的许慎所作,这说明汉代人已经开始使用“龖”字。

而从“龍”到“龖”的变化,也印证着中华民族对客观世界发展规律的理解不断深入。

有人提出,甲骨文的“龍”字,几乎完全与“龙星”星宿的排布一致。《周易·乾卦》,讲到“龙星”的六种形态,而这六种变化的“龙星”星象与时节韵律相关,因此古人认为“龙”兼阴阳,而《说文》收入的“龖”字,就是能阴能阳的“龙”,在“飞行”过程中,实现“阴阳”转换之貌。

古人对天象的观测非常细致。敦煌《全天星图》局部

成书于南朝梁武帝时期的字书《玉篇》中,又收录了“龘”字,它其实就是“龖”的异体字,主要表现龙腾飞的样子,写三条龙还是两条龙,在表意上是没有什么区别的。

而“龘”字的出现也与当时的历史环境密不可分。魏晋南北朝时期,纸张被广泛应用,书写材料的更新换代让“写字”成为了更多平民百姓可以触及的领域,文化和文字普及程度有了不小提高,于是乎,汉字“异体”也陡然增多。

事实上,“龘”字至今仍不属于现代汉语常用字和通用字,在《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中都找不到它。

第八届“汉字文化节”,书法家洪启嵩在宽27米、长38米的画布上书写“龙”字。新华社

不过,这并不影响“龘”被重新“启用”。从上古图腾到吉祥瑞符,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龙”字已逐渐演变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与文化符号,与“龙”相关的汉字也大多在人们心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吉祥印记。

汉字“变形记”

除了“龙行龘龘”,近年来上海东方卫视中秋电视晚会也以“朤月东方”为品牌。这个“朤”就是“朗”的异体字,指明朗、光亮。

从“龖、龘、朤”这三个字可见,会合若干相同的单字,表示一个和这个单字意思有关的抽象含义。文字学家把它们称为“同体会意字”,主要有“二合一、三合一、四合一”几种。

东方卫视的中秋晚会节目

“二合一”的,有左右并列和上下层叠两种。比如表示树多的“林”、表示火光上腾的“炎”。“三合一”的,大多采用“品”字形方式结字,像是常见的“众、磊、鑫、森、淼、焱、垚”等字。

还有这些年很多商家店招上喜欢使用“鱻(xiān)、羴(shān)、犇(bēn)、骉(biāo)、猋(biāo)、麤(cū)”,这几个字都见于《说文解字》,分别表示新鲜、羊膻和牛、马、犬、鹿奔跑的意思。

这些汉字,今天我们虽然乍看上去读不出它们准确的读音,但字形所要表达的含义是比较清晰的。这在认知上反映出先民思维复杂性和传承性特征,是汉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现实载体。

但是,这种结构的字笔画复杂、无法看出读音,有时甚至连表意也不够精确,因此逐渐简化甚至消亡了。比如“轰”,以前写成“轟”,共21画,实在烦琐,简化字除了利用草书字形把将“車”简省外,还用“双”巧妙地保留了同体会意的构形。类似的还有用“聂”简化“聶”字。

还有一些同体会意字则是文字讹变造成的。讹变,是文字形体在历史变化过程中产生错误变化的现象。比如“枣”字,古文字里就写成“棗”,即重叠两个“朿”字,表示有芒刺的酸枣树,简化字里则用下面的两点表示下方的“朿”字。历史上,人们会把“朿”写错成“束”或者“来”。更有甚者,会把“朿”错写成“南”,出现“(上南+下南)、(图1)”这样的字。

图1

有偶然间见到这两个字的人会笑称,它们可以表示“我太南(难)了”或者“难上加难”的意思,其实它们就是“枣”的异体俗字而已,和“南”或“难”没有一点儿关系。

懂生僻字不等于“有文化”

说到复杂生僻的汉字,人们很容易想到(图2)(图2)面的“(图2)”字。实际上,“(图2)”并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字”。

图2

普通话里并没有biáng这个音节组合,“(图2)”也是臆造出来的图形,它内部各个构件和面条的意思或这个字的读音没有直接关联。这个“字”是和汉字有关的文化创意,以寄托人们对文字的崇拜,并加深对这一面食的印象,它本质上是民俗中常见的合体文字图形。

过年期间,还有很多人会把“招财进宝”“五谷丰登”“日进斗金”“黄金万两”等吉祥话组成十分紧凑的图形,通过几个字之间相同笔画的借用、简省,把多个字写在一个字位置里,远看像是一个字,其实要分开读成四个字。再比如“囍”,很多人把它叫做“红双喜”,基本只出现在婚庆场合,它们都是非常典型的民俗合体文字图形。

古往今来,汉字的变化发展复杂多样。无数文字的使用者创造出新的字符甚至图形。但是,从秦“书同文”以来,古代中央王朝十分重视文字规范化问题。尤其是科举取士形成定制之后,从法理上规范文字的使用,一直是中央事权,也是国家政权统一的象征。

秦早在统一六国的过程中就编订了《苍颉篇》等字书,颁布天下以供人学习写字。东汉的《说文解字》则是第一次以字典的方式进行汉字规范化。

新华社记者 杜宇 摄

隋唐以后,由于科举制度的形成和印刷术的革新,出现了研究标准字形的专书。如颜元孙《干禄字书》、张参《五经文字》、郭忠恕《佩觿》等。其中,《干禄字书》的成书目的就是避免科举答卷时写出错别字、不规范的字。作者通过收集社会上的各种字形,确定规范字体,纠正错误,减少异体字。前面提到的很多俗字,正是借由这类书籍才保留下来的。

2013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基础上,国务院颁布《通用规范汉字表》,表中收入8105字,并规定“社会一般应用领域的汉字使用应以此表为准”,而字表以外的汉字,日常使用时应该尽量规避。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龙行龘龘”也好、“朤月东方”也罢,都只能算是汉字文化创意的成果,尽管它们都为推动汉字文化的普及做出了贡献,但并不能说不认识这些符号,就多么“文盲”,更不能因为认得出这种非规范字甚至不算字的图形,就觉得自己多么“有文化”。

汉字并不是世界上最早的古文字系统,可它却是唯一持续不断发展至今仍在使用的古文字。汉字的发展历程似乎也告诉我们两个事实——

首先,汉字文化博大精深,像同体会意字这种古已有之的构形不仅反映了先民的智慧,也承载着丰富的民族情感。但很多字也已经被历史所淘汰,我们需要尊重历史的选择。

其次,文字的总量会因为异体、俗体的增加而不断丰富,民俗中还会创作各种以文字为基础的图形,但在教学科研、日常书写中应规范使用汉字,我们需要分清具体情况,严格遵循汉字使用的规则和底线。

标题:你知道“龙行龘龘”的“龘”怎么念吗?它的背后,还藏着这样的汉字进化史……

地址:http://www.hmhjcl.com/bingxiang/1088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