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之歌》
今天播出第三集《秩序》
耸立于崇山峻岭的明长城为世人所熟知,很多人也误认为长城就是一道墙。
其实长城,作为古代中国的军事防御设施,在不同朝代、不同地域、不同情势下,有着丰常复杂而丰富的设施和体系,今天的专家们经过研究发现,它其实是一个“巨系统”。那么,这是一个怎样的“巨系统”?它是如何形成与演变的?在不同历史时期,这个“巨系统”是怎么形成一条“秩序带”的?它与中华文明的发展进程有着怎样深刻的内在关系?
中文国际频道纪录片《长城之歌》今天播出第三集《秩序》,重点走入汉长城、明长城这两个最具代表性的长城“巨系统”。
汉长城是历史上长度最长的防御体系,它贯穿着一种威加海内、气吞八荒的大无畏气概。
汉代长城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一百里一寨,寨堡之间驿传、烽燧相连。在东至辽东、西至罗布泊、南至河套平原、北抵蒙古高原,东西横跨18000多千米、南北纵深400千米的范围内,汉朝在西北边疆构筑了完备的防御系统。
在以长城为边疆体系而护佑的400多年历史和辽廓疆域内,汉帝国成为一个拥有众多城市、文明璀璨的东方帝国。
400多年的汉朝是中华文明从初创走向辉煌的时期,“汉”作为中华文明中气势磅礴的符号,成为生活在长城内外的华夏民族最突出的身份标识之一。
到了明代,明长城全长8851.8 千米,是继秦、汉之后长城修建的又一个高峰,工程技术和建筑结构的难度远远超过以前历代,明朝沿长城一线划定“九边重镇”,构建起北方最重要的防御体系。
空心敌楼是明代的典型创造。而突门、暗门等构造的发现,进一步让今人了解到明代“夜不收”这个守卫长城中的高危职业。
明长城工程艰巨、浩大,聪慧的古人实行分段包修的办法,八达岭长城旁一块万历十年的石碑上建造者刻下的文字,是几千名来自山东济南、青州、肥城的官兵在建造完这段长城后,留下的纪念。
现存的明长城东西横跨8851.8千米,南北纵深700千米的巨大系统和秩序带,历经500多年,呈现出的东方智慧,成为跨时代的文明象征。
长城自成体系的军事防御系统,表明长城不仅仅是一堵墙,它更是一条“秩序带”。透过历史尘烟,今天的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长城在中国历史上一直扮演着这样一种核心角色——中华文明统一秩序形成的一个发源地、一个引擎带。
CCTV4首播
2月11日-2月16日
19:30档
CCTV4重播
2月12日-2月16日
13:00档
转自:CCTV4《长城之歌》
来源: CCTV4
标题:长城是一道墙?还是一条秩序带?
地址:http://www.hmhjcl.com/bingxiang/1195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