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窗谈“复旦留美流浪博士”:女同学听说后流泪,有人愿捐钱接他回国养老

日前,一名博主在网络上发布“复旦留美博士流浪街头”的视频引发关注。视频中,被拍摄的男人自称54岁,毕业于复旦大学,赴美国读硕士、博士,并留校读博士后,还曾在华尔街工作几年。因为精神问题,2007年,他开始在街头流浪,前半生的身外之物一件一件丢失、零落。

16年来,他居无定所。最早,他会到教会领取一些钱财和食物,能睡在廉价的网吧,10元包夜。但后来,这笔钱对他而言也变得昂贵,天气冷时,他会住在地铁站,更多时候,他睡在街头屋檐下。

博主王探长经朋友介绍见到他时,他头发花白,略有些凌乱,牙齿松动脱落,难以咀嚼,只能吞咽食物。当王探长提出想要帮助他,找个收容所,或是找份工作,他重复了三四次:“让我休息休息,我能找到工作。”

视频发布后,其不同时期的同学均辨认出,视频中的男人是孙先生。据媒体报道,复旦大学美国校友会(纽约)联络人向记者确认了该男子的身份。1月5日,孙先生高中同学魏明(化名)告诉九派新闻,孙先生的家人也已确认其身份,按照合理程序对其进行安置,“征求个人意愿再定下一步”。

九派新闻联系到孙先生在小学、高中以及复旦少年班时期的同学,由他们的回忆拼凑出孙先生学生时代的面貌。

孙先生用英文自我介绍。图/视频截图

【1】高中6门课4门满分

虽然是同学,但大家与孙先生鲜有交集,知之甚少。唯一可以肯定的是,他一直是老师和同学们眼中的好学生,是“别人家的小孩”,是绝顶聪明的“学霸”,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是同学们的骄傲。

张平(化名)和孙先生小学同班、初中同校。在他的记忆中,孙先生在小学担任大队长。他可以和大家玩到一起,在家学习时则是“高度自觉、认真的”。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孙先生出国后,他们失去了联络。直到今年1月2日,张平看到别人转发的一条视频,画面中的男人虽然变得苍老、饱经风霜,但他还是第一眼就认出了老同学。“说话的语气没变,理好发,牙齿治好,打理一下和年轻时差不多。”

魏明是孙先生的高中同学,也是长泾镇同乡。在1984年的夏天,他们一起考进江阴市最好的高中——南菁高级中学。只做了一年同窗,第二年,孙先生就被复旦少年班录取,离开了南菁高中。

孙先生的成绩实在耀眼,魏明记得,在一次期中考试,孙先生“6门课能考4门满分”。“他智商极高,各科都很平衡,不只是在物理上很有天赋。”魏明的记忆里,孙先生不太爱说话,但眼里总是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魏明记得,整个年级考入复旦少年班的只有两人,全在他们班,孙先生更是以第一名的成绩被录取。少年班选拔极其严格,魏明当时甚至没有参加考试的机会。“他太聪明了,当时有很多聪明的同学,但和他比,都自愧不如。”

南菁中学负责校友活动的老师也说,在学校档案室里看到了孙先生一个学期的成绩,“很厉害”,还有班主任写的评语。他说,孙先生在南菁只读了一个学期,任学习委员,和他一起考上复旦少年班的同学是当时的班长。

【2】女同学看到视频后忍不住流泪

魏明和孙先生在高中以前并不认识,老乡的关系也没有让他们更亲近。魏明印象中,好像整个班都没有和孙先生关系特别好的同学。视频里的孙先生似乎比他学生时代更乐于表达。“我感觉他现在谈话很坦然,以前比现在还要沉默寡言。”

对魏明而言,考上全市最好的高中后,也曾有过一段艰难的时光。当时他习惯说长泾镇方言,老师用江阴话上课,他连听都听不懂。虽然同属于吴语,但仍有很大差异,“很土,我说话别人也觉得难懂。”

大概用了半年,魏明才渐渐听懂江阴话,能和同学沟通。他和孙先生口音相近,回想起来,或许当时的孙先生也曾和他遇到同样的困难。但少时的他们,并未尝试过主动和对方交流,除了放假回家可能会遇上,他们鲜有交集。

1月2日下午,孙先生在美国街头的采访视频被发到南菁中学的校友群,随后流传到魏明所在的班级小群。

视频末尾,孙先生用英文做了一段自我介绍。所有信息都符合,除了字幕中写他姓吴。同学们反复听了几遍,最终认为是他按照英文习惯,将姓氏置后,而翻译误读,将名字的音当做了姓。

即使在信息还没对上时,魏明就“基本百分之九十九确认”,这是他的同学。当有人找出孙先生学生时期的照片,大家更加确定。

2017年,南菁中学87届4班毕业三十年同学聚会上,同学们就听说孙先生在美国失联,连家人也联系不上他。但当时大家只是知道他近况不佳,却没想到会这么糟。魏明说,有些女同学看到视频后忍不住流泪,和孙先生同时考上复旦少年班的同学则表示,愿意捐赠一万元,接他回国养老。

九派新闻曾试图联系这位和孙先生一起考上复旦少年班的同学,听说他如今在上海生活,经营一家上市企业。

1月2日晚,他接通了记者的电话,却不愿意多聊。他只是说,如果确认视频中的男人就是孙先生,且他愿意回国养老,他们会发起募捐。

孙先生高中时期照片。图/受访者提供

【3】校友形成全套救助方案,是否回国取决于孙先生自己

1月3日,复旦大学美国校友会(纽约)联络人告诉九派新闻,初步确认,视频中的男人就是校友孙先生,已有校友会同学开始着手组织联系并帮助他。

张先生(化姓)是孙先生在复旦少年班的同学,他说,在看到孙先生的视频后,校友们已经建立了一个群聊,包括孙先生的老乡、在不同时期的同学、在美国的朋友等。

5日下午,他告诉九派新闻,现在对于孙先生已经形成全套救助方案,“不管是经济支持,人力支持,还是法律、医学,所有都到位了。”

孙先生的身份证件是否丢失还不清楚。如果丢失,首先需要做的是补办证件。接下来,他们会为他申请失业补助、医疗保险,他可以接受美国公费医疗。

受到大众关注后,孙先生目前仍然露宿街头,常有校友去看望,并送去生活物资。有三四位同学表示愿意为他提供住处,不过需要一定时间准备。“不管是住在医院、酒店还是民宿都可以,但目前更紧要的问题是医疗救治。”

张先生说,在帮助孙先生的校友群里,有来自各个专业的人士,“复旦医学院也很强,这方面的专家都已经准备提供帮助了,所有的东西都准备好了。”未来,孙先生是否回国,取决于他个人的意愿,目前还没有和他详谈。

张先生回忆,在复旦少年班的同窗岁月里,二人都是“小朋友,有点害羞”,少有交流。再次通过视频看见孙先生,他说话时眼里依旧炯炯有神,十分专注。

“他当年是拿到李政道奖学金去美国,这在1988、1989年是非常不容易的。那时候中国一穷二白,中美差距几乎是一百倍,我们同学去美国时,身上只有几美金。”张先生说。

孙先生在美国期间发布的论文。图/网页截图

校友们曾经查阅过孙先生在美国期间发表的全英文论文,共计20篇,发布时间从1992年至1997年不等。“可以说是著作等身。”张先生说。

2004年,曾有同学去医院看望过孙先生,当时他为精神问题所扰,会出现幻觉,彼时他还没有开始流浪。

前一天,一位同学和孙先生见面,和他讨论到物理学中关于粒子散射的计算公式,而孙先生竟然还能准确无误地记得,“我是学物理的,我都早忘光了。”张先生说,那是一个非常专业、前沿的公式,他感叹,“简直是奇迹一样的事。”

九派新闻记者 王佳箐

编辑 温艳丽 任卓

【来源:九派新闻】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标题:同窗谈“复旦留美流浪博士”:女同学听说后流泪,有人愿捐钱接他回国养老

地址:http://www.hmhjcl.com/bingxiang/810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