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时报
美国《大西洋月刊》2023年12月28日文章,原题:为何儿童电影如此悲伤?几周前,我看到一张1994年电影《狮子王》的动图,是小狮子辛巴发现父亲木法沙尸体后的瞬间:他在木法沙无力的胳膊下蹭了蹭,然后躺在了他的身边。看到这一幕,我立刻悲伤不已,想起了接下来的场景:辛巴用爪子抚摸着死去父亲的脸,恳求他“站起来”。这个场景和一些其他类似的动画片场景一直留在我的脑海里:《小飞象》中小飞象靠在被虐待的妈妈的鼻子上;《飞屋环游记》中备受宠爱的妻子艾丽因流产而悲伤,在电影的前五分钟就去世了;《小鹿斑比》中斑比在白雪皑皑的森林里寻找刚刚被枪杀的母亲。当这些场景出现在脑海里时,我总是会有同样的想法:为什么这么多儿童电影如此悲伤,这种悲伤会如何影响它们想要娱乐的孩子?
纽约大学朗格尼医学中心心理学家兰迪·波切塔尔告诉我,不同的孩子对这些电影的体验不同,主要取决于他们的敏感性、对电影主题的涉猎程度,以及对电影内容的理解程度。监护人可以在之后观察他们的反应,注意他们行为上的变化。例如,“他们是不是突然不敢自己上下楼了?睡眠或食欲有变化吗?”如果出现明显变化,也许是时候限制一些孩子接触令人不安的影像内容了。
不过,总的来说,波切塔尔认为,悲伤电影只是孩子们接触生活残酷现实的众多方式之一。看到悲剧事件后的人物成功也可以告诉孩子们,尽管生活可能很艰难,但快乐和意义仍然存在。
直到现在,波切塔尔和我都不清楚,悲伤儿童电影的制片人是否有意想把悲伤的场景作为一种教育方式。所以我直接联系了《狮子王》的联合导演罗伯·明可夫。明可夫认同孩子们可以从悲伤电影中学到重要的教训,并且指出其中许多教训也是针对成年人的。他还告诉我,迪士尼经常在现有作品中挖掘故事情节,而这些故事的原始版本也都是比较沉重的,比如白雪公主的来源是格林兄弟一个令人不安的童话故事;《匹诺曹》改编自卡洛·科洛迪的小说《匹诺曹历险记》,故事中,这个不听话的木偶杀死了蟋蟀朋友,最终被绞死。
最近的动画电影或儿童电影也包含了类似的沉重情节。比如2010年的《玩具总动员3》,片中人物被困在通往焚化炉的传送带上——令人心碎地手牵着手,同时意识到他们可能正活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但年轻观众对此类情节的接受度还是很高的。罗格斯大学研究儿童影像媒体的梅雷迪思·巴克告诉我,孩子们能够理解悲伤的情节,或觉得它们很有意义;他们也可能会被带入新的视角。她说,“电影制作人需要尊重年轻的观众群体,承认他们有能力理解与表达各种各样的情感,这一点很重要。”
现在回想起来,我不记得儿时在电影院看《狮子王》时有多难过,我只记得我喜欢它。考虑到这一点,我对有孩子的家庭成员做了一个调查:在观看悲伤主题的儿童电影时,孩子和父母谁会变得更感性?意见基本一致:是父母。也有一些孩子会在这种悲伤内容前变得情绪化,但在更多的时候,会表现出好奇,或者与父母讨论该角色应该如何避免这样的命运。孩子们理解的东西往往比我们认为的要多得多。不过,这些内容往往给成年人带来更大的冲击,也许是因为成年人有从多个角度理解这些电影的经验或认知能力。当看到辛巴和木法沙的场景时,我想到的不仅仅是失去父亲的打击,还想到了一个孩子孤苦无依的悲剧。我甚至想到了我的狗,如果我离开它,它会有多迷茫。所以,问题可能不是这些电影对孩子们来说是否太悲伤了,而是成年人觉得它们太悲伤了。(作者凯莉·科南博,陈欣译)
标题:美国《大西洋月刊》:为什么儿童电影如此悲伤?
地址:http://www.hmhjcl.com/dianshi/776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