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售第1,《封神》最新口碑出炉,我断言:这片一上映就会爆

暑期档当然是爆了。但到底是小爆还是大爆,取决于今日的一战。

先看暑期档前传。

《消失的她》豪取34亿+的票房,意外地带热了整个大盘。

《八角笼中》紧随其后,票房已破16亿,最终剑指20亿;《长安三万里》终于为追光正名,在片长逆天的情况下,依然凭8.2分的口碑突破8亿,10亿已不在话下。

相比之下,好莱坞大片《碟中谍7》等,已经全部被国产片“斩落马下”。

但真正最受业界期待的暑期档种子选手,今天才正式登场。

当然是《封神第一部》。还未上映,影片预售票房已破3000万。

但这部电影观众的评价,却又充满了争议。

能不能爆,决定性因素,还在《封神》到底能否扭转这十年来观众对国产魔幻大片的魔幻感受。

成见,早就挡在影片封神的路上。

甚至在大部分人只看了预告时,争吵就已经开始了:

有人说“影片全面魔改,像指环王。”

有人说电影选角一团糟,妲己不魅,黄渤版姜子牙不仙,费翔版纣王不威。

总之,导演乌尔善在搞什么玩意。

但第一时间看完首映的我,给大家的建议就2条,首先,一定要选IMAX影厅。这样的大片,就要在顶级影厅看才过瘾。还有就是看完第一个彩蛋不要走,后面还有两个更精彩的。

不信,我分享一波网友的反馈——

“超预期。”

“期待二三部。”

“国产军事片有红海行动,国产科幻片有流浪地球,国产悬疑片有心迷宫,现在古装奇幻领域也准备迎来一部执牛耳者。”

简单总结一句话,看过点映的,基本在夸。

忙着吐槽的,基本没看过点映。

可为何口碑这么好,批评声却又这么猛烈?

说白了,影片在为过去十年国产魔幻片的魔幻表现买单。观众的怀疑,并非凭空起疑,而是经验之谈。

但要问我看完《封神》的第一感受是啥?两个字,破局。

一句话,导演乌尔善导演毕九年于一役,干成了一件国产大片过去不擅长的事情:拍好花大钱的神话大片。

又或者简单粗暴说一句:中国神话大片的大门,被乌尔善拼尽全力,一脚踹开了。

01、为国产魔幻大片十年买单,《封神》是个“倒霉蛋”

从2014年《封神》第一次开研讨会,至2023年暑期上映,九年。

为什么这么久?

因为乌尔善挑了最难吃的一碗饭。

本来不会有封神三部曲,但当年他想看到一部中国神话史诗电影,没有人拍,那就自己拍。

别人想想就算了。但,这人是乌尔善。

当年国内最炙手可热的年轻商业片导演。

《画皮2》在2012年就大卖7个亿,证明了他驾驭魔幻大片的能力;

2015年《寻龙诀》拿下16亿票房,不仅票房排行当年第三,而且至今都是《鬼吹灯》IP改编天花板。

乌尔善是个有野心,有能力,了解观众想看什么而且能拍出来的导演,2015年他风头正劲刚拍完大火作品,如果乘着风头拍《寻龙诀》234,或者拍别的卖座类型,在陈思诚之前成为百亿票房导演不是梦。

但他选择了《封神》,一干就是九年。

谁能想到,九年间,市场大环境翻天覆地。

《封神》开拍的时候,正是国产魔幻大片最好的时候,《寻龙诀》大卖,大量热钱涌入市场,因缘际会之间,《封神》成了国产电影史上,最有野心的项目之一。

传说30亿的资金投入,只为打造三部曲。

超八千人同时参与的庞大剧组;

演员阵容华丽,费翔、李雪健、黄渤、袁泉、夏雨、陈坤……

准备工作详尽:中国缺少会骑马的演员,那就训练一批会骑马的演员。

制作不惜成本:走遍20余省取景,数万平米摄影棚搭建。

一句话,国产片“钞能力”,被发挥到极致。

但就在《封神》结束拍摄转向后期制作的 2020年1月,疫情突然爆发。

更也没有人能想到,中国电影市场会在接下来,迎来几番辗转。

内娱一度进入寒冬期,市场下滑,投资断裂,观众不出来,只有等。

更糟糕的是,这期间各种“东方魔幻大片”接连出现,消耗掉了观众为数不多的信任。

在许多人眼里,魔幻大片≈烂片。

而疫情后的市场,虽然已经逐渐复苏,但也始终没有恢复到当初的状态。

但该唱的戏,总要唱。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当年中国电影的好光景让它赶上了,但这几年糟心的问题、观众的成见更让乌尔善和他的“儿子”赶上了。

你们说,电影是不是个“倒霉蛋”?

对于导演乌尔善来说,要打造中国电影自己的神话史诗,首先要让被魔幻大片坏了胃口的观众重新走进影院。

但这话其实又可以反过来说:能不能让观众重新走进影院,首先还是取决于,乌尔善是不是真的拍出了一部国产神话大片。

但这事不好办。

02、“神话大片”不好拍,《封神榜》更不好拍

这一次,乌尔善头铁,拍了一个特别棘手的题材。

众所周知,《封神演义》原著故事属于“神仙大乱斗”。

作者许仲琳以“武王伐纣”为故事背景,用“封神榜”的形式,将明朝时期民间流传的神话传说和经典神魔,都融入其中,构建了一个庞大的神话谱系。

想象力令人惊叹,但真写起来,难免挂一漏万。

过去的几个改编版,其实也是败多胜少。

可是乌尔善执导的三部曲要上映,必须要改编。

最终影片根据《封神演义》及宋元话本《武王伐纣平话》为本,分成《朝歌风云》、《魔道争锋》、《封神天下》三个故事。

可问题还是一大堆,总有人说怎么电影里穿成这样,尊重历史吗?

可《封神》是一部神话大片。

商朝人穿什么,这群神魔什么造型,妲己该长什么样……

哪可能全部遵照历史?

一部《封神演义》,后世各有发挥,我们能说谁是对的,谁是错的吗?

很难。

如何平衡真和幻。

答案是既要从历史中提取让观众熟悉的元素,又要用放飞的想象力满足观众的好奇心。

既要运用顶级的视觉特效技术,又必须与观众熟悉的好莱坞、欧美风格划清界限。

一句话,“神仙大乱斗”,听起来像是一个很热闹的概念,拍出来很可能会荒腔走板。

毕竟过去失败的魔幻大片可太多了。

可乌尔善偏要试一试。

不仅要拍,还要拍出格局,拍出国产神话大片的气派。

首先是可考的,那就做实。

影片布景、服化道参考大量真实出土的殷商历史文物,尽量靠近年代。

用导演的话就是:跟文物媲美。

比如哪吒是虚构的,但哪吒乾坤圈上的莲花形状,是从商周图案里取材添上的。

片中每个主要角色,商王、妲己、西伯侯、比干、姬发、殷郊……无论角色的服装造型,还是他们日常使用的器物,吃饭的碗,喝酒的杯子,打斗的兵刃,都尽量找到出处。

还有,神话大片的历史氛围。

殷商尚武。

所以让青年演员花大量时间锻炼身体,塑造肌肉线条,从零开始训练马术,学会骑马,学会马上动作。

殷商有独特的音乐、美学。

就请人复原并编排了一套“天命玄鸟”的殷商史诗典礼,再现一个王朝的恢弘厚重。

说到底,神话故事是假的,但传统文化是真的。

所谓国产神话大片,花这么多钱,不是为了摆阔,而是为了构建一个源自真实历史,也能让观众相信的故事逻辑。

神话大片最难的,首先还不是让观众爽到,而是让观众相信。

03、这一次,乌尔善做到了

到最后,从电影成片和点映现场观众的反应看,一个不好拍的故事,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一个神话史诗,被乌尔善拍得荡气回肠。

影片首先成功在主角选对了。

影片没有选传统封神榜主角姜子牙为第一部的主角,而是选择了纣王殷寿、武王姬发,作为第一部的主角。

这个改变好在哪里?

好在一开始就创新了故事的角度。

不是从胜利者的角度讲故事,而是带观众真正领略这部《封神》的核心矛盾——“天下共主”和父子冲突。

殷寿虽然勇武,但性情暴虐,联合狐妖妲己杀兄弑父,得了王位还不够,还要铲除东西南北四大伯侯,甚至要让他们的儿子动手。

而作为诸侯“质子”认殷寿为义父的姬发,正是文王姬昌的儿子。

姬发在电影里被导演定义为“哈姆雷特”,整部电影,也是一处姬发的成长史。

与此同时,姜子牙带着封神榜下山,扎寻天下共主,但第一部中更多只是作为辅助的配角。

最令我意外的也在这里,虽然我和许多观众一样是冲着特效来的,但没想到改编后的故事居然很好看,而且越往后看戏剧张力越足。

比如原著中的纣王一直被苏妲己牵着鼻子走。

《封神》中,纣王才更接近历史中的纣王,一个武功赫赫的君王,怎么可能只是被狐妖魅惑自毁江山?

片中的殷寿在是领略了狐妖苏妲己的神奇妖力后,在苏妲己的帮助下,弑父杀兄,父子相残。但他本性如此,有没有狐妖,纣王都是纣王。

同时他也一步步无意中,将原本对自己忠心耿耿的姬发逼上了归乡反商的道路。

越往后看,电影故事越完整,人物越有味道。

而主角立住了,影片也就立住了。

其次是演员演技集体精彩,李雪健再现影帝级演技,黄渤超预期,年轻演员也不差。

李雪健演的最好的一场戏,就是争议最大的 “文王食子肉”。

小说中,姬昌卜出了肉饼是儿子肉做成的,但还是忍痛吃下,以此消除纣王对他的猜疑。

故事很有戏味,但其实根本不符合文王的性格,文王是任君,不是枭雄,怎么可能淡定吃下儿子肉呢?

电影中的姬昌在吃肉饼时,不知道这是儿子的肉。

知道真相后他完全崩溃了,趴在地上号啕大哭。李雪健在这个段落,安全发挥出他的演技,尤其是最后他小心翼翼擦掉肉饼上的稻草,把儿子的肉放回碗里的场景,更让人动容。

李雪健演得太好了,他完全演出了周文王身上的悲剧气质,不论是坚忍或是绝望痛苦,都令人感同身受,虽然嗓音略有影响,但情感爆发的瞬间带来的震撼,足够让人为之动容。

黄渤的表演也远比之前网民吐槽的好太多。

看过蓝天野版本的观众,会先入为主认为黄渤身上没有半点仙风道骨。

但原著中的姜子牙,本就是普通人,不是神仙,所以才被老婆打到老。

电影中姜子牙为下山,放弃了长生和40年法力,干的还是寻找天下共主这么大的事。等于上司给了超难的kpi,而且要啥条件都没有。

哪个神仙会这么倒霉?

所以黄渤演的白发苍苍的姜子牙,才是电影最适合的版本。

他也的确把人物演得入木三分,幽默中有点小俏皮,给影片在紧张压抑之外,增添了许多笑点。

至于费翔,哪个看过点映的观众还会认为他演的是文弱书生的气场?

影片中费翔身高一米九一,肩宽手长,正如原著写的,“材力过人,手格猛兽”,和另外几个年轻演员站在一起的时候,我的眼睛根本就注意不到别人。

那种舍我其谁的气场,更是霸气过人,看电影我完全能理解殷发曾对他忠心耿耿,妲己也是真的爱他。

费翔太有魅力了啊,谁看了这样的王者脑袋不迷糊?

娜然演的妲己在正片中也是真的美,美,且有种狐狸特有的狐态,或许与原著中有出入,但不失为另一个版本的苏妲己。

第三,影片在特效大场景上,拍出了气势。

之前观众对《封神》的期待,很大部分在于它会呈现一个怎样的恢弘场景,包括双方阵营的斗法。

虽然第一部还没有出现神仙大战的场景,但各种仙术,法宝,异兽已经轮番出场,飞天遁地,奇幻绚烂……

目前看特效相对糟糕的,是昆仑山仙境的部分,尤其是陈坤饰演的元始天尊座下的蛟龙。

精彩的是哪吒的风火轮,结尾受到申公豹的法术驱动活了过来的石兽饕餮,

还有雷震子救姬昌的段落。

从视觉呈现上看,影片前后的两个大场面都达到了国产神话大片顶级水准。

尤其是开场殷寿率领殷商军队攻打冀州城的场景,冰原烈火,铺天箭雨,战马奔腾,血火厮杀。

有种《权游》中绝境长城大战的既视感。

无论是特效运用、场面调度还是音响效果,都配得上神话大片之名。

而姬发坠崖后,乘着落日回到西岐的场景,沿途景色壮阔,令人心神荡漾,真是壮士好还乡,充满了东方古典浪漫主义色彩。

可以说特效场景中的东方神韵,已经完全将影片和好莱坞视觉大片区分开来,而影片的震撼效果,无疑为过去几年拉跨的国产魔幻大片,扳回一城。

04、有没有二三部,要看《封神第一部》能否赢回神话大片的口碑

影片当然还是会难免遭遇争议。

尤其是电影对原著前30回,都做了一定的改编、融合。

比如“妲己祸政”、“比干剖心”等经典段落,都有所改编。

影片中为了揭露苏妲己的真面目,比干自愿剖胸取出七窍玲珑心,逼苏妲己吃下,使其现出狐妖本相。

但纣王非但不杀九尾狐,反说她是“祥瑞”。

原著姜皇后遭受剜目酷刑而死的情节,也被改成欲刺杀苏妲己不成被反杀。

一定会有观众坚持按照原著拍才是经典,但《封神》就是在不断演进的。

它没有标准模板,也不可能有标准模板。不同的时代审美,会诞生出不同的《封神》。

从故事看,第一部的“朝歌风云”,只是三部曲宏大故事的序章。

彩蛋中,吴志国饰演的纣王重臣太师闻仲现身,他坐骑墨麒麟,身边跟着魔家四将和邓蝉玉更是逼格满满。

四大天王的出场,酷炫震撼。

毫无疑问,下一部《魔道争锋》就是姬发、姜子牙与闻仲、申公豹的神魔大战,大戏,在后面。

第一部的故事,已经建立了一个商周神话世界,也确立了纣王殷寿与武王姬发的戏剧冲突,故事起承转合精彩,人物塑造丰满,特效也在水准之上,不管任何角度,都足以反击之前许多莫名的网络质疑。

但面对三部曲传闻30亿的巨额投资,《封神第一部》至少票房要达到30亿,才算保本。

也只有《封神第一部》收回成本,才会有第二三部的推出。

把视角放远一点,《封神》三部曲的成败,也早已不只是一部电影这么简单。

当《流浪地球》系列,已经定义了中国科幻电影重工业的天花板。

《封神》的成败,已经与中国神话大片的命运紧紧相连。

东方神话=烧钱烂片?

别急着质疑,别急着否定。

不论《封神》成败如何,它都绝对配得上,一个被看到的机会。

要夸还是要骂,看过电影,再做决定。

标题:预售第1,《封神》最新口碑出炉,我断言:这片一上映就会爆

地址:http://www.hmhjcl.com/gzdm/31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