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随着青海省发布2024年前三季度主要经济数据,31省份2024年经济“三季报”数据均已出炉。
从经济总量上看,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四川、湖北、福建、湖南、安徽位列前十。从经济增速上看,18个省份跑赢全国4.8%的增速,西藏以6.2%的增速领跑。
在各地全力拼经济的2024年,前三季度经济“成绩单”上哪些省份表现亮眼?区域经济格局又出现什么样的新变化?一起来看。
粤苏跨入9万亿
河南、北京、内蒙古进位
从经济总量看,2024年前三季度,广东、江苏突破9万亿元,广东稳居榜首,经济总量达到99939.18亿元,江苏以97744.3亿元位居第二。
与2023年同期相比,今年前三季度,广东、江苏之间的总量差距进一步缩小,由2023年前三季度的2981.63亿元缩小为2914.88亿元。在增量上,江苏以4564.3亿元位居全国第一,超过了广东的3777.55亿元增量。
山东、浙江均实现突破,山东首次超过7万亿元,达到71981亿元,位列第三;浙江则首次突破6万亿元,达到62618亿元,位居第四;河南位居第五,达到47881.96亿元。
接下来的是四川、湖北、福建、湖南、安徽,经济总量位居第6至第10位。值得注意的是,福建GDP首次超过4万亿元,与河南、四川、湖北并肩进入“4万亿俱乐部”。湖南和安徽均超3.7万亿。
综合来看,今年前三季度,在经济总量榜单前十省之外,北京、河北、上海也突破3万亿,共有13个省份的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万亿元。
经济总量变化,直接带来各省份位次的改变。
与2023年全年相比,河南超过四川,位列第五。今年前三个季度,河南均超过四川,且增速连续三个季度实现上升。今年经济第五大省花落谁家,依然值得期待。
与2023年同期排名相比,北京、内蒙古分别赶超河北、山西,均上升一名,北京位列第12位,内蒙古为第20位。
先看北京。工业、信息服务业、金融业是北京经济增长的主要带动力。今年前三季度,这三个行业增加值占北京GDP的比重超过了一半,贡献率超八成。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云计算与大数据服务等高精尖领域的产值和收入,都实现了两位数增长。
作为高新技术聚集地,数字经济也是北京的一大亮点。前三季度,北京市数字经济增加值增长7.6%,其中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10.4%;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技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分别在四成和八成左右。
再看内蒙古。工业生产稳定增长是内蒙古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前三季度,内蒙古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2%。值得关注的是,制造业中,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41.8%,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31.6%,这为内蒙古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固定资产投资实现两位数增长是内蒙古的一大亮点。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内蒙古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是全国水平(3.4%)的三倍多。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12.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59.8%,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2.3%,工业投资增长12.2%,对全部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为65.4%。
包头市的10万吨高纯多晶硅项目
18省份增速超全国
从经济增速来看,西藏以6.2%的增速位列全国第一;重庆、甘肃紧随其后,为6%,并列第二;内蒙古经济增速为5.8%,名列第三。
先看西藏。得益于工农业生产稳步提升,西藏经济增速位居全国第一。前三季度,西藏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8%,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3个百分点。工业保持稳定增长,西藏绿色产业功不可没。数据显示,“十四五”以来,西藏每年重点建设项目投资中,清洁能源项目占比高达30%。截至今年9月,已累计完成清洁能源项目投资超1300亿元,呈现出高位发展良好态势。
再看重庆。在数据上,重庆经济发展显现出三个突出特点。
首先是工业经济支撑有力,特别是汽车产业支撑作用凸显。前三季度,重庆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1%,高于全国2.3个百分点,其中汽车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5.9%,拉动全市增长4.5个百分点。
在二产投资上,重庆加快发力并保持较快增长态势。前三季度,重庆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6.3%,比1-8月和上半年分别加快2.2、1.1个百分点,推动了工业企业效益继续向好。
其次是政策落地释放了更多内需。在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带动下,重庆限额以上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同比增长22.4%,比上半年提高4.8个百分点;同时工业设备投资持续增长,技改投资增长27%,高于工业投资10.7个百分点,占工业投资比重为32.9%。
发展动能不断壮大,是第三个特点。前三季度,重庆制造业领域新兴产品增势强劲,如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液晶显示屏产量高速增长,三者分别增长1.3倍、1倍、25.6%,成为支撑重庆工业高速增长的核心动力。
最后看甘肃。今年前三季度,甘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保持了两位数增长态势,增速比全国高6.2个百分点,工业对经济的拉动效应持续放大。作为投资拉动型省份,工业投资持续快速增长,为甘肃经济保持高速增长提供了坚实支撑。
放眼全国,共有18省份的经济增速超全国增速(4.8%)。
长三角打头阵,湖北动能强劲
梳理31省份“三季报”的经济动态,有多个趋势值得关注。
首先来看作为区域经济发展动力源之一的长三角。
今年前三季度,长三角三省一市GDP总量再创新高,达23.2万亿元,占全国经济总量的24.43%,相较上年同期提升了0.22个百分点。
深入分析三省一市的经济数据,可以发现一个共同特征:新兴产业的快速崛起和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创新动能澎湃。
先看江苏。三省一市中,江苏增速最快,达到5.7%。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江苏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50.8%,占比超过一半;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比上半年加快0.7个百分点。统计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江苏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37.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2.5%,拉动全省经济增长2.4个百分点。
再看浙江。前三季度,浙江装备、高新技术、战略性新兴和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0.3%、8.5%、7.7%和7.5%。服务机器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等产品产量呈现两位数增长。
上海新质生产力的牵引作用不断涌现。前三季度,上海市三大先导产业制造业总产值同比增长8.6%,增速较上半年加快2.5个百分点。同时,上海高端制造业增长较快,转型特征明显。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13.7%,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3.4%。
安徽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前三季度,安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2.7%,今年以来持续保持20%以上的增长。同时,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10.8%,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由去年同期的42%提高至43.7%。
今年1—9月,安徽汽车产量增长43.4%,为245.5万辆,在全国占比超过1/9,其中新能源汽车更是同比增长82.6%,达到110.8万辆,在全国占比超过1/8,两者双双跃居全国第2位。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前三季度两者产量已赶超2023年全年。
同期,安徽的工业机器人增长52.4%,集成电路增长57.3%,充电桩增长52.1%。
图源:安徽新闻联播
其次是中部地区湖北表现亮眼。今年前三季度,湖北在经济前十省中,GDP增速达到5.7%,而且二产增速达到7%。
湖北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主要来自四个“新”。
首先是新兴产业加快成势。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湖北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5.1%,高于全国16个百分点,对规上工业增长贡献率达35.8%,锂离子电池、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电子元件产量分别增长70.9%、53.8%、39.8%、24.4%,均保持超25%的两位数增长。
其次是新模式活力彰显。直播带货等电商新模式带动线上消费需求释放。据统计,湖北限上网络商品零售额增长18.8%,比上半年加快3.2个百分点;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23.8%,较上半年提升6.1个百分点,这为湖北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澎湃动力。
第三是新投入持续加大。前三季度,湖北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创今年新高,高于全国2.6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技改投资增长11.4%。
最后是新主体蓬勃发展。新登记市场主体140.96万家,其中新登记企业46.74万户,增长24.3%,增速居全国第一。
四“新”合力,推动湖北现代产业集群加速崛起。决策杂志注意到,湖北“光芯屏端网”、汽车制造、生命健康三大优势产业已接近万亿级,有18个产业超过千亿,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达到4个、国家级创新型产业集群达到16个,均居全国前列。这都是湖北延续全国领先、大省领跑良好态势的关键因素。
进入2024年第四季度,全年经济“收官战”已全面打响。9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提出,要全面客观冷静看待当前经济形势,正视困难、坚定信心,切实增强做好经济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决战四季度,夺取全年胜。近期,国家出台了一揽子经济增量政策,全国各省都在坚定信心,强化政策统筹和部门协同,打好政策“组合拳”,形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推动经济发展继续乘风破浪、稳健前行。
来源:决策杂志
标题:31省份前三季度GDP排名来了:粤苏跨入9万亿,18省份增速超全国
地址:http://www.hmhjcl.com/heji/3485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