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对预制菜的质疑之声,
自其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存在。
毕竟食品安全,口感效果以及监管问题都无法透明,导致大众无法给予信任。
所以听闻老干妈竟然是预制菜的时候,不少粉丝都觉得天塌了。
辛巴在直播间带货时,对预制菜极尽溢美之词,称预制菜最应该给孩子吃。
言论一出,迅速激怒宝爸宝妈甚至是路人,认为其为了带货满嘴跑火车,丝毫不为自己的言论负责。
或许是“辛巴”两个字自带热度,也或许是食品安全问题相对受关注,总之“辛巴大赞预制菜称最应该给孩子吃预制菜”的词条迅速登顶头条。
舆论发酵的太快,惊得辛巴连忙站出来回应,称被某些有心人断章取义了。
自己的本意,实际上是孩子可以吃有健康卫生保证的预制菜,而不是怂恿孩子们无差别的进食。
解释了自己的言语歧义后,辛巴又怒斥“某些人”别不懂装懂的跟风胡扯,预制菜的出现不是为了被妖魔化。
老干妈就是预制菜,难道我们就不尊重老干妈这种有工匠精神的国民品牌了吗?你们吃的奶粉也是预制品。
前半段话在粉丝听来很平常,没有歧义,但老干妈和奶粉都是预制菜?粉丝们一脸懵。
难道预制菜的历史这么久远,
早在两个世纪之前就出现了?
满脑子问号的粉丝听声辨位,准备寻求专业人士解答,比如被单独点名的老干妈。
突然得知自己被归类成预制菜的老干妈也很懵,但随即就收整情绪郑重表明:
我们的油制品是调味料,油辣椒也不归类于预制菜,针对直播中所谓的不实言论,公司会继续跟进调查,如果涉嫌侵权等问题则会进行依法维权。
不知道此刻的辛巴,对老干妈光速打脸的操作作何感想。
但粉丝为保不偏不倚,真的去验证了预制菜的定义、老干妈的瓶身背后介绍,最后发现判断是否归类预制菜的标准很简单:
1.主要原材料是一种或多种农、畜、水产品;
2.运用标准化流水作业、有预加工和/或预烹调动作;
3.是有预包装的成品或者半成品。
通过这三点简单判定标准可见,老干妈恐确如其回应和标注的那样,是调味品而非预制品。
至此老干妈成功上岸,而辛巴则再次落回一片嘲讽声中,这个说他为赚钱不择手段、那个说他暴露了自己的无知等等,总之这波预制菜带货的效果一波三折。
不过抛开辛巴大谈预制菜的初衷,和老干妈被突然拖下水的无辜,此番风波充分肯定了老郭的话:
演员拼到最后,
拼的就是文化素养!
但凡辛巴多读两本书、了解一下所带货物相关的专业知识,也不至于精准绕开自热火锅、速冻汤圆、八宝粥等常见预制菜,挑出老干妈给自己背书。
但也正是由此可见,辛巴的成功之路比别人起点低、难度大,被粉丝无条件偏爱、心疼和共情也是有道理的。
但售货员的工作内容虽然只有卖货,却不会有人真的只戳在柜台上卖货,多花点时间了解货品相关知识很重要,毕竟有备才能无患。
就像教育的滞后性,十几岁的时候或许自觉无用,但在未来的某一刻一定会用上。
标题:辛巴大战老干妈,称其是预制菜被打脸,到底还是吃了没文化的亏
地址:http://www.hmhjcl.com/wenzhang/1005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