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送礼有哪些“规矩”?

来源:新京报

下文摘编自《古人的日常礼仪》第一章第一节,作者: 曾亦/陈姿桦,上海古籍出版社2024年3月。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这体现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有着一套非常繁琐的礼仪规范,不仅如此,通常还伴随着钱财的馈送和交换,这就是“送礼”。古人将礼物称为“挚”,认为有“执以至者”的意思,即亲自带着礼物到主人家,通过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厚意。《仪礼·士相见礼》就记载了人们初次相见时送礼的场景。

先秦时的贵族有公、卿、大夫、士这几个阶层,士属于其中最低等级的贵族。当新晋升为士的贵族去拜访其他士时,必须准备礼物,冬天用死的野鸡,夏天则用风干的野鸡,双手捧着礼物,鸡头朝左,亲自登门拜访。客人进门以后,主客行见面礼,客人将礼物送给主人。等到他日主人回礼时,也是捧着先前客人带来的那份礼物,登门拜访。如果是士初次拜会大夫,虽然也是以野鸡为礼物,但主人不接受礼物,也不必登门回拜。如果是下大夫相见,则以大雁为礼物;上大夫相见,则以羔羊为礼物,其余礼仪都跟士相见一样。人们初次相见时尚且送礼,至于结婚、成年、燕饮、吊丧等场合,更是无不送礼。不过,所送的礼物及其数量,礼制都有严格规定,不得逾越,这样既能达到表达人情的目的,也不至于经济负担过重。

原文图《礼记·檀弓》“孔子之卫,遇旧馆人之丧”。 图片来自《古人的日常礼仪》。

《礼记·檀弓》中记载了一则孔子送礼的故事:据说孔子有一次来到卫国,恰巧碰到孔子曾经下榻的某旅店老板去世了。大概因为之前的这份交情,孔子就进去吊唁了一番。吊唁完毕后,孔子出来让其弟子子贡解下所乘马车中的骖马,作为助丧的礼物送给主人。

古人吊丧时一般会送什么礼物呢?一般来说,主要有赗、赙、襚这三种东西。其中,赗是车马,赙是钱财,襚则指衣被。大概孔子此次吊丧纯属偶然,临时也没有准备礼物,所以就将其所乘马车上的一匹骖马送给了主人。

对此,子贡很不理解,说道:“当初您自己的弟子过世时,并未送马助丧,而现在这个死者不过曾经安排过您的住宿而已,您却解下骖马相送,这份礼物是不是太重了呢?”孔子回答道:“我刚才进去吊唁时,主人因为我的到来而哭泣尽哀,我也因此痛哭流涕。既然如此伤心,我怎能没有与之相称的表示呢?”关于孔子这种做法,后世许多儒家学者不能理解,认为孔子的哭泣是“过情之痛”,送的重礼则是“过情之赙”。因为中国作为一个人情社会,孔子对于只有一面之缘的人是不应该有这份深情厚意的,更遑论因此送了厚礼呢!

我们今天送礼,一般会觉得礼物越贵重越好,那么,古人会认同这个观点吗?荀子认为,圣人制礼,是“称情而立文”,即称量情感的轻重不同而相应制定不同的礼仪。按照这种说法,体现在送礼问题上,同样要求情感与礼物的相称。换言之,我与受礼者的关系越是亲近,情感越是强烈,礼物就应该越是隆重。若我的情感如果没有与之相匹配的礼物,则不免有“惠而不费”之嫌,甚至显得廉价和虚伪。

据《论语》记载,孔子最得意的弟子颜回去世时,孔子“哭之恸”,较之为旅店老板“出涕”,显得更为哀痛。然而,孔子却没有送马,甚至当颜回的父亲颜路请求孔子卖掉马车而为颜回置办外棺时,孔子还断然拒绝了。现在孔子却为了关系疏远的旅店老板,而以重礼相送,似乎不符合人情,也不符合圣人制礼的“礼意”或精神,这也难怪子贡对此不理解了。不过,按照当时哭丧的情形,我们并不难推测,孔子送马的这番举动,其实是有些被动的。最初孔子进去吊丧时并没有准备礼物,因为孔子与旅店老板毕竟只有一面之缘,礼节性的吊唁就足够了,却没想到主人非常看重孔子的到来,就哭得很伤心,面对这种情形,孔子出于“礼尚往来”的要求,也就尽哀而“出涕”了。既然双方如此尽哀相哭,感情的表达如此强烈,意味着两人的关系就不一样了。于是孔子出门后,就吩咐子贡解下一匹骖马,临时作为礼物送给主人,以表达自己的哀情,否则,孔子吊唁时流露出来的那番哀情,就显得虚伪了。可见,孔子的做法完全符合“称情而立文”的礼意,换言之,强烈的情感必须有相应的重礼来匹配。

骖马图。图片来自《古人的日常礼仪》。

正因如此,我们就不难理解《檀弓》所提到的另一则孔子送礼故事:

有一个叫伯高的人,通过子贡而结识了孔子,不过似乎够不上朋友关系。后来伯高在卫国去世了,孔子也派使者带着礼物前去吊丧,而孔子另一个弟子冉求在使者未到之前,却预先准备了五匹帛、四匹马作为礼物,送给了伯高的家人。孔子知道这事以后,很不高兴地说:“这样就显得我对伯高不诚了。”孔子为什么这样说呢?显然,相对于孔子送给旅店老板的礼,冉求自作主张以孔子名义准备的这份礼要重得多。问题在于,孔子与伯高的关系够不上朋友,又没有强烈的情感表现,按照“称情而立文”的精神,这份厚礼与孔子对伯高的情感是不相称的,这就显得孔子“不诚”了。后来,孔子在异地为伯高设了灵堂,而让子贡担任丧主,并吩咐子贡说:“如果前来吊丧的人是子贡的朋友,则可以答拜;如果只是伯高的朋友,则不用答拜。”孔子这番说法,足以表明他与伯高的关系还是比较疏远的。

通过孔子两次送礼的事件,我们可以领会到儒家“称情而立文”的制礼精神。礼物作为人情的表达,应该恰到好处地表达送礼者与受礼者之间的真实关系和情感状态,否则就会流于虚伪。

作者/曾亦/陈姿桦

摘编/李永博

导语校对/张彦君

标题:古人送礼有哪些“规矩”?

地址:http://www.hmhjcl.com/zixun/151916.html